中國陶瓷自動化生產線道路依然漫長
當前,我國衛生陶瓷生產自動化程度總體上不高,內資企業有全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生產線鳳毛麟角,半自動化生產線上,人工操作的成分也要多一些,在相當多的生產線上,大多數工作還是人工完成。
從長遠來說,機械自動化肯定是發展的大方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面臨更為短缺、要求更高、更懂得享受的勞動者。
但從實際上說,至于說自動化生產未來主導中國衛生陶瓷生產市場,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機械臂從革命性地改變了施釉人員與釉料直接接觸的傳統施釉方式
在剛剛落幕不久的2012中國國際陶瓷技術設備裝備及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品展覽會上,記者發現,在展會名稱上唱主角的衛生潔具,并沒有真正地在展會上唱主角。只在展館的A區有寥寥幾家參展衛浴機械企業,偏安一隅。在現場可圈可點的企業,只有河北的一家機電公司,該公司今年展出的機器人施釉工作站吸引了不少來往客商的注意,成為展會上的一個小亮點。但從宏觀角度來說,與占據了會展現場半壁江山的陶瓷機械展位相比,衛浴機械似乎顯得有點黯然失色。
另外,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意大利薩克米集團,往年在衛浴機械這一領域常有讓人驚喜之作的展現,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這屆展會也沒有帶來任何的衛浴機械設備,似乎暫緩了在中國推廣衛浴機械設備。
衛浴機械在展會的不受重視,不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國內衛浴企業對自動化機械的需求情況。有需求才有市場,需求淡薄,市場自然也不興旺。但是這能說明我國的衛浴企業無需引入這類設備,衛浴老板們在抗拒自動化生產嗎?要深究這個問題,必須追本溯源,要從衛浴自動化生產本身以及衛浴行業的“中國具體國情”來談起。
前無退路,后有追兵——衛浴自動化的迫切性
就衛浴行業來說,機械化生產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制料和選料上,用攪拌機、球磨機、喂料機取代人工勞作;在制模上,采用高壓成型模具代替傳統的石膏模具,用管道泵壓灌漿取代人工灌漿,在施釉上,用機械臂、噴釉櫥、施釉罐、循環施釉線等設備取代純手工的施釉工序;在產后打磨、檢測、貼牌上,用機械磨輪、真空技術及循環流水線貼牌取代相應的人工操作。
目前,世界上衛浴生產按自動化程度就大致成三類:一類是整條線完全實現自動化,典型工藝高壓注漿成形,機器手施釉,工序間自動轉運。整條生產線上除了設備巡查人員、各工序檢驗人員,基本看不到操作工人;一類是半自動化生產,低壓注漿成形,人工修坯,人工或機器手施釉,人工搬運或人工與機械組合搬運,生產線上操作工人多;還有一類幾乎全是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很低。
衛浴行業自動化生產是形勢所迫。傳統的衛浴生產是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較多的一線生產工人手工作業。而在以前,廉價勞動力是中國企業最不缺少的資源,雖然普工的流動性較大,但是企業基本上不用擔心招不到人。除此之外,傳統的衛浴企業更是通過壓縮勞動力成本、延長勞動時間等手段來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但是這一切已經成為往事,隨著通貨膨脹、企業運作成本加大、尤其是80、90后新生代勞動者的觀念轉變,都讓衛浴企業逐漸喪失掉原來手工作業廉價的傳統優勢。以農民工為代表的低端勞動力工資逐漸上升。
2010、2012我國衛浴主要產區所在省份最低工資第一檔標準對比情況一覽表(單位:元)
據記者統計,與前兩年相比,我國衛浴主要產區所在省份的工資較大幅度的上漲,平均增幅為(見附表),有專家更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勞動力價格還將持續上漲。每年春節前后“農工潮”逐步被“民工荒”所替代,從而衍生出招工難、勞資關系緊張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最終還是直接影響到衛浴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記者在與某中型衛浴企業老總聊天時,“現在噴釉、注漿這些又臟又累活兒越來越沒年輕人愿意干了,現在出來打工的年輕人很多都是90后,他們的想法跟他們的父輩完全不一樣,機械、重復而且作業環境不好的工作,不出高價錢他們是不愿意做的。”他抱怨道。他同時表示,現在全國最低工資標準普遍上調,用人成本上升了。與此同時,近兩年來市場大環境又欠佳,各種促銷戰烽火連天,大多數衛浴企業爭相降價讓利,有些降幅已經和成本基本持平,利潤空間被壓縮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一邊是工人流失,另一邊是利潤下降,真是前無退路,后有追兵。”
#page#
無疑,使用機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衛浴企業工人流失嚴重的問題,不僅如此,而自動化生產不僅能迅速促進中國衛浴行業發展步伐,與國際知名品牌縮短差距;還是加工業進行轉型的表現之一;更能夠調整中國人才供應結構,擴大技能型人才群體,提升人才價值。
衛浴自動化生產——根治衛浴職業病的良方
近年來,工人在生產作業過程中不幸染上塵肺病,最后致殘或死亡的案例經常見諸報端。據了解,塵肺病是一種由粉塵引發的職業病,在中國所有職業病的發病率中排名第一。塵肺病是一個沒有醫療終結的致殘性職業病。塵肺患者胸悶、胸痛、咳嗽、咳痰、勞力性呼吸困難、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且每隔數年病情還要升級,合并感染,最后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對此尚無特效藥物治療。我國法定十二種塵肺有:矽肺、煤工塵肺、電墨塵肺、碳墨塵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在國家規定的十二種粉塵中,陶瓷衛浴行業就占了大半部分。據統計,目前我國累計塵肺病患者超過60萬。廣東佛山作為國內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由于陶瓷衛浴、寶石加工等企業云集,塵肺病也成為佛山的老職業病。如去年四月份,佛山美加華陶瓷公司爆出28 名農民工肺部出現陰影,另有一人確診為塵肺病二期。而在當前我國陶瓷衛浴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粉塵最多的就是在人工注漿和人工噴釉兩道工序。記者在走訪不少衛浴企業生產車間時發現,粉塵彌漫,通風閉塞,工人們汗流浹背。雖然戴上口罩可以減少粉塵進入呼吸道及肺部的機會,但由于工人們大部分都難以忍受帶上口罩后更加悶熱的感覺,因此他們鮮有帶口罩作業的習慣,如此持續下去,短則三五年,多則十余年,那么工人就有可能感染呼吸道或肺部疾病,甚至是塵肺病。且不論塵肺病給工人帶來的健康傷害以及治療費用,該疾病目前“沒有治療終結”的醫學定論給患病工人帶來的精神包袱也是異常沉重。
“中國國情”或成自動化最大絆腳石
自動化,對于國際知名的衛浴企業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名詞。漢斯格雅、TOTO、高儀、杜格拉斯等國際衛浴巨頭,他們采用無一不是全自動、機械化生產的設備,車間無塵無噪音,生產效率是手工作業8到12倍以上,而且生產出來的產品釉厚均勻、質量穩定、合格率高。但是對于大多數國內的衛浴生產企業來說,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機械化尚未普及,僅有為數不多的企業能夠勉強做到。這又有什么主觀、客觀的原因?筆者分別訪談了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李轉副院長及唐山惠達衛浴總經辦主任馬永平,他們分別就自動化產在國內衛浴行業不溫不火這一現象作了自己的解讀。
“當前,我國衛生陶瓷生產自動化程度總體上不高,內資企業有全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生產線鳳毛麟角,半自動化生產線上,人工操作的成分也要多一些,在相當多的生產線上,大多數工作還是人工完成。”李轉用一句話勾勒出目前我國衛浴生產自動化的全貌。他認為,衛生陶瓷裝備的開發升級,并不單單取決于設備本身,例如高壓注漿成型機組、機械手施釉在東陶等一些外資企業早已得到應用,而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國內也有企業應用,但是在行業并沒有廣泛推開。歸根到底是產品的品牌及銷售模式問題。像東陶這樣的企業,以品牌引領市場,器型非常穩定,高端裝備及其附屬設備的成本被最大化的攤薄,是經濟合理的。反觀國內大多數企業,品牌難以建立,競爭激烈,產品售價低,另外以銷定產,器型變化過快,相關的模具、軟件需經常調整,成本得不到合理攤薄,只能采用傳統的工藝及裝備。
近年來,衛生陶瓷機械設備研發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高壓注漿成型機及其模具、機器手施釉等技術基本已經開發成功。但由于缺乏市場的強大需求,這些設備開發本身還面臨著不溫不火的局面。對此,李轉認為要打破僵局,要從兩個方面去著手:“一方面,有待于衛生陶瓷企業轉型升級,有更進一步的需求來刺激;另一方面,設備開發企業應充分了解現階段行業的特點,開發出適合國情、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減輕勞動強度、價格適中的設備。例如能不能開發出適合立式澆注、低壓快排水成形的半自動開合模機械,以及轉運設備來代替勞動強度很大的人工搬運,工人像生產汽車那樣在流水線上操作,相信這樣的設備會受到市場青睞的。”
對于中國衛浴自動化生產的前景,李轉表示謹慎的樂觀:“從長遠來說,機械自動化肯定是發展的大方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面臨更為短缺、要求更高、更懂得享受的勞動者。如果衛生陶瓷生產勞動強度還是那么高、成形車間溫度還是那么高、粉塵還是那么多的話,給再多的錢,恐怕都招不到操作工人。這恐怕是將來推動自動化設備廣泛應用的最有力的推手。但從實際上說,至于說自動化生產未來主導中國衛生陶瓷生產市場,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馬永平則認為,自動化生產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將材料作用最大化、生產效率最快化,而機器設定模式以及相關生產數據也是將產品結構及制造工藝盡量從簡;由于產品數據建模到投入生產控制也比傳統生產模式要耗時耗力,不可避免地產品的種類也會相應減少。導致機器出產產品形態將遠遠比手工工序要單一。“所以,一般全自動化生產,比較適合品牌已經比較完善地建立起來、產品市場接受度較高、能夠騰出足夠的生產周期去其產品詳細編程的企業。另外,也離不開企業自身的長遠目光以及一個能夠接受較高產品附加值的市場。”他表示,目前國內衛浴行業并不是自動化、機械化生產的理想土壤,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觀念與發達國家千差萬別:“主要是中國市場這塊蛋糕太誘人了,每個人都想分一塊,因此反而每個人最后分得的都不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3000多家衛浴企業,而市場需求又在停滯甚至萎縮,因此造成了目前國內衛浴市場群雄逐鹿、百花齊放的局面。相應地,對產品的差異化要求更高,每個企業平均產品要求數量更少。而機械化生產,與以上兩點有一定的沖突。機械化的最大優勢是24小時不停生產,效率高,產量大。但是就目前日趨飽和的市場容量來說,明顯是不需要那么多的產品。轉型后一方面成本沒有收回來,另一方面產能又進一步過剩,存在的風險是很多國內企業裹足不前的心理障礙。值得一提的是機械化購置設備的一次性投入較大,比如說一臺球磨機就要幾百萬,這讓不少中小衛浴企業望之卻步。因此不是每個衛企都有實力推動自動化的,有心無力者也為數甚眾。這一邊廂,國人的消費觀念比較注重產品的差異化,目前全自動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比較單一,這是自動化目前無可避免的缺陷。”
馬永平最后表示,國外陶瓷潔具的自動化生產是以其本身產品附加值高為前提,而目前我國衛浴卻陷于惡性競爭、薄利多銷的怪圈,大多數老百姓還是習慣于接受本身價值及產品附加值均較低的產品。而國外情況卻大不相同,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消費者更加看重的是產品的附加值以及品牌的信譽度,價格反而不是首位。他們大多數人相信,相對高價同時代表高附加值,產品的耐用性、售后服務等也遠勝于廉價產品,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還是比較實惠。“綜上所述,諸多因素的不同,最后造成了國外與國內衛浴業自動化這一塊的千差萬別。”
上海建陶原料預處理生產線
咨詢訂購熱線:18930610901
來源:http://www.ggggtg.cn